《血戰大楊湖》項目信息
發布時間:2022-04-13
大楊湖戰斗,是中原野戰軍第六縱隊成立后第一次打的惡仗、硬仗。這次戰斗,全縱堅決貫徹了劉鄧首長誘敵深入,掩護主力進行戰役準備的指示,采取了積極的機動防御與麻雀戰相結合的戰法,恰當把握了“阻”與“放”和“殲”的時機,既遲滯分散和消耗疲憊敵人,又以假象示敵,造成敵人錯覺,使敵誤認為我懼戰而逃,因而大膽冒進,孤軍深入我預定戰場。戰斗中,全縱上下發揚了“勇敢戰斗,不怕犧牲”的革命精神,在持續激戰、部隊傷亡較大的情況下,與敵浴血奮戰,始終保持了高昂的斗志和壓倒一切敵人的英雄氣概,最終全殲大楊湖頑敵。
對這次戰斗,劉伯承司令員、鄧小平政委給予了很高評價,認為這次戰斗使我軍摸清了國民黨軍隊的老底,取得了同全副美械裝備之敵的作戰經驗,證明了我軍進可以攻,防可以守。戰斗結束后,劉鄧首長發布了嘉獎令,嘉獎章縫180名勇士稱:“此次章縫集戰斗中,以五十八團團長吳忠同志為首的180人,表現了超人的英勇和頑強,在極端困難與敵人包圍的情況下,以僅僅百余人的力量,始終堅守章縫集村內陣地,達一日一夜之久,使我軍得有可能達到消滅進犯蔣軍三十二團大部的勝利,他們不愧為人民的英雄和模范?!?/p>
此劇已取得鄧小平主席、劉伯承元帥、李達、李德生、王近山將軍后人的授權拍攝證書。
1946年8月下旬,國民黨出動14個整編師共38萬人的強大兵力,向晉冀魯豫解放區發動進攻。當時劉鄧大軍剛剛打完隴海戰役,人困馬乏,糧彈兩缺。為了粉碎敵人的進攻,劉伯承、鄧小平決定集中現有兵力,首先殲滅孤軍冒進、占領革命根據地大楊湖村的敵整編第三師,一舉扭轉我軍在中原地區的被動局面。在劉、鄧首長主持召開的各縱隊司令員參加的作戰會議上,時任六縱司令員的王近山主動要求擔任主力,并勇立軍令狀。率部直撲整三師師部所在地--大楊湖。經過一場殘酷的較量,王近山攻克了大楊湖,全殲敵三師,活捉師長趙錫田。
定陶戰役歷時5天,晉冀魯豫野戰軍殲滅國民黨軍1個整編師師部、4個旅共1.7萬余人,其中俘1.2萬余人,繳獲坦克6輛及大批軍用物資。這一勝利,連同中原軍區部隊突圍的勝利和蘇中大捷,對整個解放區的南部戰線起了扭轉局面的重要作用。
重大題材電影巜血戰大楊湖》編劇王勉之(曾任職于中宣部)朱瑞蓮(菏澤日報社高級編輯)
朱瑞蓮,菏澤日報社高級編輯。曾在中共菏澤市委宣傳部、市紀委的正確領導和大力支持下,作為主撰稿人之一,相繼出版《何思源和他的時代》《中國農村改革的先聲--菏澤大包干》《大刀將軍趙登禹》《廉政文化論》《政壇女杰--呂后傳》等參與組織編輯出版菏澤大型歷史文化叢書(十卷本),完成報告文學多篇。在中共牡丹區委的大力支持下,出版發行《信仰的力量-新中國成立前牡丹區農村老黨員采訪實錄》等。2019年8月退休后,成立山東鴻德文化傳媒有限公司。與王勉之同志合作完成重大歷史題材電影《血戰大楊湖》劇本及其它系列相關工作。王勉之,曾任職中宣部參與過多部電影的編劇工作。
2019中文字字幕183页